100多年前,郭正亮的曾祖父秀才郭壽山,從漳州漳州龍溪角美鎮西邊村寮西社,家門口九龍江支流寮西渡口,上了一葉小舟,橫瀆海峽來到台南。
郭壽山是中醫,後來在台灣生的兒子,亮哥的祖父則成了西醫。而且父子2位都是懸壺濟世的好心腸之人,也是有點名氣的詩人。
祖父不分貴賤,全心全意醫病救人,因為周邊的人都和他們父子一樣,跨過兇險黑水溝,先來後到台灣,都是背井離鄉,同為天涯漂泊人。在一次台灣霍亂大疫情,可能是1918到1920,祖父四處救人,卻沒有保護好自己,不幸染疫過世。
亮哥聰明、好學、能言、又急公好義,可能就是繼承了祖上的內在的心性,和外在的家學風氣。祖父早早過世,就出現了承前啟後慎终追远,傳遞家族淵源脈絡的斷層。
到了亮哥父親那代,只知祖輩故里在籠溪,不知家門在何村村。只到今年,亮哥有了返鄉祭祖之心,告慰父祖意,才開認真找尋,家族在對岸源頭,到底在哪裡?
花了9個月時間,在東南衛視,福建宗親協會,澳門郭氏宗親,族譜專家鍾火火多方都提供重要協助,總算找打百年前郭家老家,並幫在台灣阿亮家族,重建已空缺百年的族譜。
百年前曾祖父秀才郭壽山 搭者一葉小舟而來,12月12日,阿亮搭著飛機到廈門,再到漳州角美鎮西邊村寮西社,開始60多歲人士中第一次,尋根祭祖之旅。
2024年12月13日,郭正亮抵達福建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西邊村寮西社,展開尋根祭祖之旅。寮西社郭氏家廟為郭氏宗親的重要祠堂,郭正亮的曾祖父郭壽山曾是該地的秀才,後遷居台南麻豆。
在宗親的陪同下,郭正亮參觀了村莊,感受祖先生活的痕跡,並對極具閩南特色的建築感嘆與台南的建築十分相似。他在九龍江支流寮西渡口,掬起一捧清水,深感渡口見證了祖輩們乘船前往台灣等地打拼的歷史。
12月14日上午,郭氏家廟舉行了祭祖大典,郭正亮依序完成獻花、上香、跪拜等儀式,為長達九個月的尋根之旅畫上圓滿句點。他表示:「兩岸一家親,最重要的就是人之間的情分,我們要帶著這種親情、祝福與緣分努力向前走。」
寮西村歷史悠久,郭氏一世祖郭世員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到此開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村中保存著郭氏家廟等古蹟,展現了濃厚的閩南文化特色。此次郭正亮的祭祖之行,不僅一償夙願,也加深了兩岸郭氏宗親的情誼。
郭正亮的第十八世晚輩郭蟈蟈,特地為他創作了一首《卜算子》詞,表達對其返鄉祭祖的祝福:
正亮返家廟,隔海情未了。
族譜銘承歲月迢,終把根源曉。
祭祖踏鄉道,宗社迎君早。
喜看歸鴻謁舊巢,盛事傳佳兆。
這首詞充分展現了宗親,對郭正亮返鄉祭祖的喜悅與祝福。
由愛而怒喊批判的媒體人
三、由「愛」而生的批判是社會推動力
在社會層面,許多意見領袖的言論雖然強烈直接,但背後帶著「愛」與責任感。他們不僅是為了批評而批評,而是試圖為社會帶來改變,表達對公平與進步的迫切期待。郭正亮就是一個具代表性的例子。
郭的言論風格,常帶有強烈的批判性,有時甚至顯得激烈直接和震撼,但這背後並非情緒的宣洩,而是一種對現實的關注和對未來的深沉憂慮。他的批評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在於那種「怒中帶淚」的情感——憤怒更多是對問題的本質,而非針對個人,並在對事實的分析中,透露出對社會發展的憂思。
尤其是在YT國際政經直播節目中,郭的專業性與自我責任感更加突出。他會廣泛收集並研讀多語種的全球資訊,包括英文、日文、法文等,形成對議題的深刻理解。與其他節目可能僅有三到五個資訊點相比,他常常能在一集節目中引入十幾個豐富且重要的資訊來源,為觀眾提供全面而多角度的切入。
這種準備背後,是國對觀眾的真誠和嚴肅心態。他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批評或爭辯,而是希望以充足的事實和資訊,給社會一個反思的方向,甚至找到可能的改變途徑。
郭正亮的言論看似嚴厲,實則充滿溫度、善意。以深刻的洞察力,與海量豐富的資訊和知識架構,為觀眾剖析時事。「阿亮之怒」不是嘩眾取寵,不是為了製造對立,而是出於對社會公眾的追求。
他看不得弱勢群體被忽視,無法容忍有人在體制中受到不公平對待,也擔憂當前的一些政策和行動,會傷害到更多人的未來。他的批判不是為了破壞或攻擊,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聲音,來讓大家面對和一起來「解決問題」。
郭成了當下最敢言的「批判者」,多次公開抨擊一些政策不公或缺乏長遠規劃。他的激烈言辭,背後是對公眾利益的深切關懷。他憂心一些決策可能對台灣人造成的傷害,因此選擇站在最前線,用自己極具衝擊力的批評,喚醒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重視。
在與郭正亮的批評形成對比的,是另一種「憤怒的批判」,出發點則並非源於「愛」,而是來自恐懼、怨恨、對現實的不滿,或執著於捍衛意識形態立場。這種批評常常夾雜著情緒化的怒火,而非真正在問題上提出解決方案。這種由恨而生的「憤怒與批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往往只會加劇社會的對立與分裂,無助於社會的實質進步。
因此,由「愛」而生的批評,與因恨而起的攻擊,具有本質上的區別。由「愛」驅動的批評,目的是推動社會向善,解決不公與矛盾;而因恨而起的攻擊,只會讓人們陷入對立與仇視。真正有價值、正向作用的批判,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愛」的驅動力。這種批評雖然可能會引發震撼,但它背後的「愛」與責任感,才是促進社會變革和進步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