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評估價格,很多人會參考實價登錄,但根據房產專家「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的觀點,對實價登錄的信任,也可能變成賣方利用的弱點,藉此讓購屋族花費更多預算。
臉書「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的板主阿宅表示,賣房銷售人員通常會提供實價登錄成交行情,當作出價的參考,購屋族可能認為這是政府提供的資料,並且可以信任,只要參考實登再往下打個折,價格上就一定沒問題,但這類心態存在風險,有時恰好變成少數不肖人士利用的弱點。
阿宅強調,騙人通常是三分真、七分假,即便是真實可信的實價登錄,如果被有心人士誤導,一樣會造成購屋族的損失,以下大致歸納出三種利用不適合的實價登錄來誤導人的案例。
第一、舊社區用新建案來比
根據阿宅說法,台北市新房子賣到上百萬,中古公寓單價60~70萬元還有機會找的到,可線新建案跟中古屋有巨幅價差,如果要買的是中古屋,參考的卻是新成屋的實價登錄,就算是對面社區的成交價,買貴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二、無裝潢用精裝修來比
現在房屋裝修動輒數百萬起跳,出售精裝修的房子,為了彌補裝潢費用,價格必然比無裝潢的昂貴,那麼如何確認實價登錄成交價是否帶裝潢?透過內政部的實價登錄,只要點擊進入交易明細再看備註,就能確認是否包含裝潢費用。
第三、老商圈用精華區來比
阿宅提醒,估價也要考量生活圈的分布,如果社區距離太遠,供需已無法替代,例如同樣是中正區,仁愛路跟廈門街的價格也天差地遠,如果參考的社區成交價,跟要買的房子距離太遠,由於商圈性質不同,價格也不具參考性。
▼實價登錄的成交行情,也可能被不肖人士利用。(示意圖/pexels)
那那如何選擇適合的實價登錄?根據阿宅的說法,可以掌握以下5點原則:
1.買什麼社區,最好就用相同社區比,價格參考性最好。
2.買老公寓,就用老公寓比,不要用電梯大樓比,屋齡公設比都不同。
3.買2~3房的房子,就用2-3房的房子比,不要用套房比,套房單價比較貴。
4.買沒加蓋的頂樓,就用沒加蓋的比,不要用含加蓋的比,加蓋效益差太多。
5.買一樓住宅,就用一樓純住宅比,不要用可當店面或有停車效益的一樓比,價差會很大。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 選後民調!5成民眾將買房 67%覺得房價還會漲
● 夫妻共同持有房地 老婆地價稅竟較便宜?稅務局:少做這件事
● 賴清德承諾助高科技南移:未來50年「由南部發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