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S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 - 淨零永續產學攜手技術交流」活動,11月23日於高雄科技大學舉辦,本次活動聚焦在「永續能源」、「淨零碳排」、「循環經濟」、「綠色製程」四大主題。
成功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及正修科技大學等11 所學校共同舉辦這次活動,除靜態技術陳列,亦邀請模具工程系副教授蔡孟修、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陳彥銘、輪機工程系副教授慈復明及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陳勝一,在大會論壇分享淨零碳排技術及合作案例。
在市場推動減碳政策浪潮之下,產官學界勢必面臨低碳轉型議題,學界能量已蓄勢待發,期待本次活動激發產官學研多方合作商機,透過產學合作協力產業共同邁向淨零目標。
本次活動發表的四大主題技術包含永續能源、淨零碳排、循環經濟、綠色製程。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聚集11所聯盟學校學研能量,提供產學合作、國際鏈結、新創探勘、人才接軌及專利智財,串聯南部產業淨零轉型前瞻技術,與產業共同推動低碳化轉型。
永續能源技術部份包括「潔淨的綠氫能源 - 電解水產氫氣觸媒結合能源傳換/儲存之示範系統」、「利用海水發電製氫的永續綠能之研究」、「靜電紡絲合成聚丙烯腈/二氧化鈦球珠製作高效率PM2.5之過濾材料」等。
淨零碳排的技術包括「低溫式空氣污染防制系統」、「符合ESG規範之生物可分解/生質材料技術開發」、「生物炭的製造方法」、「氣體感測裝置」等。
循環經濟之技術包括「可攜式三維量測裝置」、「互動式收料方法」、「收料模組及其設備」、「裁切工具機之裁切深度自動調整方法」、「根據車輛行駛的風險分數發出警示之系統」、「廢咖啡渣/生質3D列印線材與押出板材技術」、「廢鋁電解液製備高純度氧化鋁粉技術」、「高值化機能紡織產品開發 - 遠紅外線功能之循環材料應用」、「碳纖維回收料之技術」、「微奈米氣泡浮除及清洗系統」、「生物高分子 - 純生物分解邁向零塑新世界」等。
綠色製程技術包括「綠色智慧製造的碳排管理與能源管理的混合系統及其方法」、「分散式虛擬電廠整合智慧淨零的混合系統及其方法」、「積層製造透氣模具頂針」、「碟型離心式電鍍機」、「非接觸式聲學預知保養技術: 淨零碳排的自動化工廠」、「車輛內輪差警示裝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