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肉價格成為民眾關注焦點,中秋節前更爆出黑心豬腸事件,引發食安疑慮。今年因豬流行性腹瀉(PED,俗稱豬下痢)與藍耳病(PRRS)持續肆虐,導致母豬繁殖受阻、仔豬存活率下降,拍賣市場一度「無豬可賣」,中元與中秋雙節皆傳出缺豬危機。
為因應此挑戰,社團法人臺灣嘉義大學獸醫校友會與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今(18)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辦「第九屆嘉義大學台灣重要豬病論壇」,匯聚超過700位產官學人士,期望透過產官學對話,全面提升台灣豬隻防疫與生物安全能力,重建民眾對國產豬肉的信心。
本屆論壇聚焦「豬病流行趨勢與防控策略」、「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以及「豬場生物安全」三大核心議題,並於下午舉辦四場專業衛星會議,分別深入探討營養配方、種豬管理、細菌性與病毒性疾病,強化理論與實務的交流。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表示,今年再度選擇台南作為論壇舉辦地,除地處雲嘉南養豬黃金三角核心外,亦因台南市政府長期推動養豬場現代化與生物安全政策,讓台南展現出前瞻性的產業治理能力,成為產業轉型與升級的標竿城市。
論壇出席貴賓與講師陣容堅強,包括農業部杜文珍常務次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邱明堂院長、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郭鴻志特聘教授及統生牧場黃億銘獸醫師,並特別邀請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蘇治芬董事長、財團法人李崇道博士基金會黃國青董事長與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鄧明中所長擔任引言貴賓,共同為台灣豬肉產業建言獻策,強調防疫與產業升級需齊頭並進。
代表台南市政府出席的副祕書長徐健麟表示,台南市政府積極配合農業部所推動的「養豬百億基金」政策,輔導台南市轄內養豬場設置新式整合型設施(備),如現代化環控節水畜舍及自動化、智慧化之現場操作或監測管理工具等。相關4年的執行期程下,台南市推動成果豐碩,共補助400場次、總金額約達6.7億元,每年更針對養豬場進行汚染防治的設施(備)建置補助,如固液分離機、抽污泥馬達等,有效提升台南市養豬場飼養管理及防疫安全,強化產業競爭力。
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強調,台灣在豬病防疫方面已取得多項突破,不僅成功防堵非洲豬瘟,更於2025年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首個同時根除三大豬病的國家。嘉義大學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也將持續為地方產業提供科學化支援與監測分析,協助政策制定與現場應用。嘉義大學也將持續與台南等縣市政府深化合作,從設施升級、生物安全、到環境友善養殖等面向,攜手打造永續與韌性的豬肉產業,提升國產豬肉在國際與消費市場的競爭力與信任度。也特別感謝畜牧產業先進與各大廠商的大力支持,讓此一年度盛會得以持續推動、深耕發展,為台灣養豬產業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