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2021年以24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委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量產雄昇地對地巡弋飛彈、增程雄三反艦飛彈等8型「抗中保台」飛彈,資深官員證實,今年各型飛彈總生產量已達近千枚,是中科院創院以來的歷史天量,預估明年將是中科院繳交各型飛彈的高峰期,產量可望超過千枚,勢必創中科院歷史高峰。
國防部2021年規劃「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2400億元的國防特別預算主要用於執行8個抗中飛彈項目,包括劍翔無人攻擊載具丶萬劍彈丶雄昇飛彈丶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丶陸射型與艦射型劍二飛彈丶增程型空射劍二飛彈丶雄三及增程雄三反艦飛彈等,去年完成總枚數為800枚,今年預估總枚數為900多枚。至於中科院從每年量產飛彈總數不超過百枚,以2021年為例僅能生產500枚飛彈,但2022年就大幅成長為800枚,今年甚至可達千枚的產能。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中科院擴建飛彈廠房,生產線達16條,不僅如此去年6月24日位於屏東鵬園院區的「拌鑄藥產線廠房」正式啟用,順利生產火箭推進劑,因應中科院增產各式飛彈所需。
屏東鵬園院區的「拌鑄藥產線廠房」耗資5.4億元經費興建,籌建「鑄藥廠房工程、300加侖拌藥機、50加侖拌藥機及大型鑄藥槽」等設備。自2019年11月開工,全程歷時3年,相關拌藥機使用場地設施,於2022年5月10日先行分段查驗後,提供設備安裝使用,全案工程於同年6月8日峻工。
拌藥機及周邊設備則於6月24日前完成安裝與運轉測試,在確認裝備正常運作下辦理啟用儀式後,並向勞檢機構申請乙類危險性工作場所,於8月31日奉准後,9月20日執行假藥拌製驗證,安全無虞,即於9月22日執行推進劑真藥拌製,才能立即將飛彈生產的產能擴大。中科院官員也強調,拌鑄藥產線廠房推進劑研製是飛彈量產的推手。
中科院院長張忠誠日前主持拌鑄藥產線啟用典禮時表示,世界各國都將大型拌藥機視為戰略物資,管制禁止輸出,中科院此次負責300加侖拌藥機全部設計,並結合國內30餘家各領域專業廠商,逐步掌握拌藥機關鍵的行星齒輪模組與拌刀熱鍛造技術,達成百分之百國內自製目標。
另外,自製拌藥機強化主被動的安全防護機制,如內消防系統、紅外線熱影像監控系統、藥漿溫度、振動及扭矩異常警示等,相較於國外拌藥設備毫不遜色,是「國防自主」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