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台中市長盧秀燕近期皆對捷運經費遭中央大幅刪減表達不滿。對此,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昨(16日)出面說明,指出新版《財劃法》大幅壓縮中央財源,導致明年度捷運建設僅能核定約90億元,因此地方補助不得不減少。他強調,此舉並無政治考量,高雄減少金額超過百億,才是最大受影響者。
台中捷運藍線已於近期動工,市府原向中央申請補助42億元,卻僅獲核定1.6億元。盧秀燕表示,若中央不依原規劃補足約60億元缺口,市府只能自尋財源,她更直言,若是因為「卡盧」而讓重大建設難以推進,實屬不道德,因此懇請中央照計畫給予撥款。
國民黨市議員陳文政也批評,1.6億元的補助金額「連工程經費的零頭都不到」,最令台中人感到寒心的是,現任交通部長陳世凱曾是台中市議員,卻以如此數字回應,形同羞辱台中市民。他並質疑,中捷藍線能否如期在2034年完工通車恐怕成疑。
盧秀燕進一步指出,今年台中市的一般性補助款比去年減少約150億元,計畫型補助款中僅捷運項目就短少約60億元,再加上電費、租金補貼等其他削減項目,合計高達250億元。她也說明,按照原計畫,藍線經費比例應由中央負擔四成、市府自籌六成,因此明年度中央本應補助42億元,若考量進度超前,還需額外增加19億元,共計應補助約60億元,但最後僅核下1.6億元。
交通部昨日下午緊急召開記者會,伍勝園解釋,捷運建設屬地方自治事項,中央雖力挺,但新《財劃法》使中央每年少了4762億元財源。以交通部為例,明年度公共建設需求超過2200億元,實際卻只分配到1101億元,其中捷運計畫僅能核90億元。
回應蔣萬安的說法,伍勝園表示蔣所謂「捷運經費被卡650億元」,算法不明,推測應是將未來年度的補助金額一併計算進去。至於台中捷運,伍勝園指出,今年編列52.62億元、明年編列63.32億元,但工程審議案去年10月才通過,目前仍處於土建標設計與系統機電初期階段,並未到急需百億元資金的程度,因此在僅剩90億元可分配的情況下,才核定1億多元。
伍勝園最後補充,《財劃法》實施後,地方財源普遍增加,過去中央能支援較多,但如今地方財政改善,補助比例希望地方也能承擔更多。
針對爭議,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呼籲,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盡快協調溝通,「喝杯茶」解決問題,讓爭議盡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