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交易中常常會聽到「自住沒差」,只要滿意物件、負擔得起,任何時候都是買房的好時機,不過事實上,大家在買房時,除了自住需求,也難免希望房子能增值,替自己創造另一筆財富,讓專家搖頭直呼「我們都不要假裝了,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好嗎?」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最近某個LINE群組內,自住派與投資派兩邊吵翻,讓他有感而發,指出 日常消費的「自用」行為,是指「有需要就買」,即使價格稍有波動還是得買。
▼房價位居高檔,民眾買房時難免手抖,擔心自己會成套牢韭菜。(示意圖/pixabay)
例如早餐店豆漿、奶茶、三明治漲了5元、10元,心裡嘀咕幾聲,最終仍買單;或午餐時間,與好友一起去買排骨飯、雞排飯、滷雞腿飯,也許連價目表都未曾看仔細,就會點一份外帶回公司吃;也可能是晚餐買了幾份便當、飲料,再挑個水果,買好買滿後回到家裡,與家人共渡美好的時光;我們總不會想說,「一個便當100塊也太貴了吧,我再等等看,等便當跌到70、80元再來買」。
不過一談到買房,很多人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主張自己是自住需求,卻想要等房價跌下來、再便宜一點才要買,因為怕買貴、怕賠錢,何世昌則直言「如果是真自用,哪會在意幾十年後賠不賠錢的問題?更何況那根本難以預測」,而這類「想買在相對低點」、「計算盈虧」的想法,說穿了帶有投資意圖,卻用自住的表象,來包裝自己內心期望獲利的想法。
▼專家感嘆,這社會太假掰、太雙標。(示意圖/pixabay)
何世昌感嘆,社會中常常可以看見「強調自己純自住,卻希望能賺錢」、「為居住正義發聲,自己賣房子卻賣天價」、「自己買了房子,卻呼籲別人不要買房子」、「自己賣高價是正義,別人賣高價是炒房」、「自己投資叫理財,別人投資是炒房」、「自己賣房賺錢叫有眼光,建商賣房賺錢叫賤商」等雙標心態,很多人買房前後是兩樣情,但只能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別人的,大家都是過來人。
何世昌認為,大家應該要坦然面對自己,其實也想靠房地產賺錢,但賺錢時卻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別人賺錢叫萬惡炒房投資客,自己賺錢叫自住賣房,「別騙人、也別騙自己了,大家買房子都不想買貴、賣房子都不想賤賣,那怎會有居住正義呢?」強調如果是為需求而買,「趁早」兩個字就是王道,想東想西最後都買不起。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 鄭文在/夫妻沒生孩 辛苦一輩子的遺產竟要跟「他們」共同分配!
● 大直塌陷25戶「歷經3建商整合」!鄰居吵到撕破臉 基泰1原因退出
● 農地非農用要查了!稅務局擴大清查用途 違者將照課土增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