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成家不少人的夢想,但未必都是甜蜜的負擔?有民眾上網抱怨,自稱父母替自己在桃園青埔地區置產,入手一戶總價1500萬元,但只幫忙出500萬元,害自己每月要從薪資騰出3萬多元充當買房用途,為此感到痛苦;專家坦言,原PO幾乎把薪水都拿去買房,幾乎沒有生活品質,確實不是好選擇。
民眾在臉書「匿名2公社」發文,宣稱父母強迫自己晉身擁房族,在桃園青埔買了一間總價1500萬元的房子,理由是看到周邊相同類型的房價要價1800萬元,希望搶先買房卡位,但老人家只負擔500萬元,剩下的1000萬元要由自己支付,令自己感到非常痛苦。
原PO指出,自己月薪僅38K,負擔1000萬元的買房餘額,每月都要從薪資騰出3萬多元,經過日常開銷錢包裡經常剩下百元鈔,就連朋友邀約也只能婉拒,「我不能做任何事情,連吃飯都要考慮價格,看著朋友在Instagram上去日本玩,我只能望著而已,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他還提到,目前房市進入升息循環階段,考量房價可能貶值,五百萬或許拿去投資股票更好,為此感到很苦惱。
文章吸引網友留言,有些人揶揄指稱「房子過戶給我好了,我幫你繳」、「炫耀文嗎?」、「你爸缺乾兒子嗎?」但也有人提醒原PO小心理財,還強調「有人幫忙出頭期款,以後你就會知道你父母好」、「反串?」、「我也想要可以幫我出錢買房的父母」多數觀點都很羨慕原PO的遭遇。
▼民眾上網抱怨,自稱父母強迫自己變成擁房族。(圖/翻攝匿名2公社)
不過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認為,依照月薪38K要負擔1000萬元的購屋額度,超過3分之2個薪資都拿去繳房貸,從原PO的角度建議找父母好好協商,例如懇請長輩幫忙多付一點錢,或是尋求延長寬限期的方式,單從生活品質而言,買下房子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他提醒,購屋族想維持生活品質,建議至少把月薪收入分為三分等,三分之一用於繳房貸,三分之一支出日常開銷,其餘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這是相對安全的理財方式,即便提高購屋預算,上限也不能超過薪資的5成,反觀原PO月薪38K就有30K投入房貸還款,時間拉長對身心健康可能產生問題,最好還是避免。
(封面示意圖/EBC地產王)
【往下看更多】
● 住老家「被弟趕出門」! 她想討一半房 網見1關鍵:死心吧
● 抓包房仲外遇離婚!他錯愕想換人 網傻眼:買房要看貞節牌坊?
● 申請租金補貼被拒!要房客「去找崔媽媽」營建署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