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鵝公路全線電纜地下化」被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視為重要政績之一,原訂工期10年,卻在去年底以半年時間完成,超高效率讓蘇貞昌自豪「化不可能為可能」。不過當時趕工造成不少民怨,監察院調查發現,工程基本設計審議作業流於形式,經費因此暴漲近30億元,也未確保設計品質,增執行與政府財政負擔風險。調查報告直指,行政院要求春節前完工,未考量行政作業合理時程,相關單位也未據實反映,「欲速則不達,衍生過多爭議」。
「屏鵝公路纜線141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0計畫(簡稱種樹百里)」,去年7月動工後,因嚴重影響民眾通行引爆民怨,被批「塞車百里」、「爛路百里」,該計劃雖是中央政策,但屏東縣政府依舊被民眾罵爆,時任屏東縣長的潘孟安也坦言,行車猶如搭海盜船,不斷要求相關單位改善。當時傳出蘇貞昌一意孤行未與屏東縣府溝通,引爆潘孟安與蘇貞昌的心結。
最後屏鵝公路順利在去年底完工,蘇貞昌在完工典禮致詞表示,「生孩子一定肚子痛」,與其讓計畫拖延10年夜長夢多,不如一鼓作氣一次到位。
計畫經費暴增 48.8億增至77.92億
事後監察院針對「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提升計畫」引爆的民怨進行調查。監察院指出,公路總局於行政院2022年5月20日「屏鵝公路種樹專案會議」提報「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計畫」,總經費48.8億元,執行期間自2022年6月起至2024年1月止。
報告指出,礙於行政院要求2023年1月15日(春節前)完成工程的壓力,因此公路總局未依執行流程圖規定,而是在2022年6月2日倉促公告招標,6月29日決標,7月1日動工。經監察院現場履勘,計畫經費暴增至77.92億元。
監察院表示,「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計畫」核定程序未臻周妥,相關工程基本設計審議作業流於形式,未能發揮合理估算計畫經費功能,並確保規劃設計品質,徒增計畫執行與政府財政負擔風險;且行政院要求電桿纜線地下化及種樹美化畢其功於一役,限期於2023年1月15日(春節前)完工,避免影響春節疏運,但未充分考量行政作業合理時程,相關執行單位亦未據實反映,欲速則不達,導致執行過程衍生諸多爭議,顯欠周妥,應深切檢討改進。
監院報告批評,屏鵝公路種樹百里2.0計畫,缺乏民意及輿情反映、社會參與及政策溝通等檢討與審議,致計畫執行以來屢遭各界質疑,造成「種小樹、砍大樹」誤解;又計畫與工程執行未能與民眾有效溝通,且施工及交通維持等配套措施未臻完善,造成用路人死傷財損等交通事故,引發民怨,斲傷政府施政形象。
民怨四起 66件求償案、13件國賠案
監察院調查後也發現,屏鵝公路施工前的交通狀況就有許多瓶頸,假日常塞車,屏東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雖提出多項配套措施,當時評估也認為工程同時於去年7月1日開工,「一定會造成民怨」,但礙於行政院限期完工壓力,計畫審查仍照案通過,果然引發民怨。
根據工程處統計,7至12月間共有295件民眾陳情案,其中192件是向屏東縣政府陳情、38件首長信箱(包含總統府及院長、部長信箱)。另外,高達66件民眾求償案,其中,已和解46件,還有20件處理中,賠償金額共197萬餘元。因施工不良造成死傷及車輛受損等,則有13件國賠請求案,求償金額合計874萬餘元,其中4件已和解並撤回國賠,賠償金額15萬餘元,1件已和解未撤回國賠,賠償1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