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明年總統、立委選舉是否可能「藍白合作」,柯文哲日前公開表示,可以「再拖一、二個月,有時真的水到渠成」;這個說法,應該算是自傳出藍白合話題來,柯文哲回答最正面的一次。雖然這不意味一定有「藍白合」,但考量到柯文哲此一說法的背景,是回應吳子嘉說的「11月20日可能只有一組人參選(總統)」,意義就更加重大。
當然,這也不免令人好奇,近幾個月的民調都顯示,柯文哲已經穩坐第二,與賴清德差距有限,領先侯友宜好幾個身位,即便沒有藍白合,只要發生棄保,他也有勝選機會,何以反而在「情勢大好」的時候,正面回應「藍白合」的話題?
要回答這個話題,還是得回到民調來看。最新的菱傳媒民調顯示,在三組候選人裡,賴清德仍獨佔鰲頭,以38.48%的支持率領先柯文哲的28.34%,以及侯友宜的21.29%。而且比起6月,賴清德微幅上升了0.72%,侯友宜微幅下降了0.58%,而柯文哲則變化最大,下降了2.95%。此消彼漲下,上一次調查只差賴清德6.47%,如今又被拉大了10%。
這份民調,是在716大遊行前完成的,所以無法計入這次大遊行對選情的影響。但儘管如此,兩次民調之間,仍舊發生了不少大事。在侯陣營方面,由金溥聰操盤後,在政策和人事整合上主動出擊,有得有失,郭台銘之亂也持續中;在重大事件上,meetoo風暴進一步席捲全台,蔡政府的諸多爭議也一再被質疑。至於柯文哲,則有北流太監事件等風波,影響其聲勢。
呈現「賴、侯維持平盤、柯文哲微幅下跌」的變化,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其實選戰打到現在,賴清德、侯友宜的支持率都已經固化,反而是柯文哲的支持率最有變動的空間。除了菱傳媒,其他民調雖然未必都顯示「柯文哲支持度微幅下滑」,但至少都顯示了「賴清德明顯領先」的趨勢。
當柯文哲支持度首度超過侯友宜時,就有不少政治觀察家認為,柯文哲可能已經到了支持度的「頂點」,也就是說,在三腳督中,「排名第二」可能就已經是他的極限。而且隨著選戰的推移,藍白各自歸隊情況下,柯文哲甚至有可能又落居第三。而即便「穩定第二」,也無助當選,畢竟總統大選就是「最高票贏者全拿」。
因此,再遲鈍的分析者,當前都不會否認如果要贏得總統大選,就必須「藍白合作」,三腳督情況下,無論柯文哲或侯友宜,勝算都極低。另一方面,喊出「最大黨組閣」的柯文哲,顯然也明顯知道憑民眾黨一黨之力,即使選贏了總統,也不可能整碗端走。身為智商157,柯文哲無論選前選後,都必須謀取合作。問題只在對柯文哲來說,「藍白合作」的最佳時機點是什麼?合作方式為何?
柯文哲說要再「拖一、二個月」,其實就透露其中玄機。從目前政治情勢來看,在「非綠陣營」當中,總統選戰在制高點的是柯文哲,但立委選舉則是國民黨「最大在野黨」地位難以被撼動。國民黨馬上要在全代會正式提名侯友宜,但顯然這個提名不會是國民黨黨內紛爭的結束,如果「郭台銘因素」讓國民黨更向下沉淪,那麼在藍白合的談判交手上,柯文哲就可以握有更多籌碼。
這也合理解釋,國民黨在回應這一波「藍白合」話題上,顯得和柯文哲不在同一個頻率上。侯友宜只說「團結所有力量下架民進黨」,朱立倫說「藍白一起努力讓立委席次越多越好」,只是把「藍白合」定位在立委合作上。而更早的金溥聰說得更直白,說藍白合作「不可能柯侯配」。
國民黨「只談立委、不談總統」,或者力擋「柯侯配」,著眼點在自己「立委強、總統弱」的選情,換句話說,也是在用自己最強的籌碼,在向柯文哲喊話,為「藍白合作」爭取空間。畢竟如果馬上跳到總統選舉的合作,國民黨要拿什麼和柯文哲要求「侯正柯副」?從立委開始,對於塑造合作氣氛「試水溫」,才會是較佳選擇。
「藍白合」儘管八字沒有一撇,而且表面看起來,藍白都有各自的堅持。但俗話說「嫌貨才是買貨人」,兩黨各自喊話,證明的是藍白都有需求且有意願合作,只是雙方都希望在自己籌碼最多、對自己條件最好的時候出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