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指稱「台灣金聯」近年在南台灣大舉競標土地,得標後卻不開發,養放數年加價轉售給建商大賺價差,認為帶有公股銀行色彩卻帶頭炒地,針對這個說法,台灣金聯澄清表示,並無炒作房產行為,而且連續14年推出平價住宅,用以照顧有需求的民眾,強調「絕不炒作房價」。
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指稱台灣金聯買地大賺價差事件,發生在2019年12月,當年高雄市地政局舉辦抵費地標售,位於小港區孔鳳段82、83、84地號,佔地1385.30坪的住2分區土地,標售底價2億607.7萬元,最終台灣金聯以2億5350萬元標得,溢價大約23%。
報導指稱,台灣金聯標下土地並未開發,直到2022年底釋出並且舉辦標售,吸引華雄建設進場投標,最終以總價3億8178萬元標下,更讓台灣金聯獲利1億2828萬元。
《壹蘋新聞網》還提到,高雄市地政局在2018年9月舉辦土地標售,位於三民區新都段188地號,佔地面積391.89坪的商2用地,標售底價1億9691萬7520元,同樣被台灣金聯以2.35億元購入,並在2022年5月以3億5583萬6120元轉售給善寬建設,轉售獲利高達1.2億元,質疑這種買地賣地大賺價差是在炒地。
▼台灣金聯遭媒體質疑,具有公股銀行色彩卻帶頭炒地。(資料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
針對媒體的說法,台灣金聯提出以下6大說明:
1.公司未曾炒作土地。本公司購入及出售土地均循市場機制,若有獲利,均依法繳納各項稅費,獲利分回股東,等於上繳獲利給公家,並無炒作房產之行為。
2.房產均向政府機關而非私人標購。本公司土地都是經由政府機關公開標售取得,未曾向私人購地、購屋,報導所稱之土地即是向高雄市政府標購取得。
3.土地未開發非養地,而是前期作業尚未完成。本公司對於取得之土地,均以能否有效開發為後續考量,不貿然行事。如能與鄰地整合,擴大基地以利規劃,就努力整合。就像取得台北市龍江路的176坪土地後,與鄰地85坪整地合建,擴大土地基地到261坪,就能設計更宜居與有益市容的建築。這項工程歷經3年整合,現今才開始興建。所以,土地未運用,未必是養地不動,而是前期作業尚未完成。
4.土地係採不公開底價標售方式,價格由市場決定。媒體報導所稱之土地出售,均係以不公開底價對不特定多數人公開標售,得標價格係由市場決定,且本公司並未公開底價,避免以高於當時市價之底價哄抬地價。且得標人係基於各方因素考量後出價競標,屬私人及市場行為,本公司亦無權干涉。
5.公司為泛公股事業自負盈虧,不曾賤賣資產。本公司為泛公股事業機構,有年度預算規範,獲利須繳庫,為保護國家資產,不曾也不得賤賣公司財產,媒體報導所稱之土地,係買方基於市場機制提出的競標價,本公司自不能降價以售。營業獲利與政策任務必須兼籌並顧,因雖為公股事業,但沒有政府奧援,也非獨佔事業,每年如有獲利即將盈餘繳交國庫。
6.公司一向照顧弱勢族群不炒作房產 。本公司推出低於市價的平價住宅已長達14年,不計利潤微薄,以照顧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本公司絕不炒作房價。
(封面圖/東森財經新聞)
【往下看更多】
● 停車位虛坪改革出爐!專家戳盲點笑了:真的超妙
● 虛坪改革優劣看「2大關鍵」李同榮:對房價無實質影響
● 鄭文在/欠債怕售屋款被銀行凍結 沒金流證明恐被課稅 左右為難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