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鼓山區一間日本飯糰店因生意太好,遭到房東要求漲租一倍,漲租不成就跑到店前砸花盆,消息傳出後引發熱議,就有民眾發起討論宣稱,這類惡性漲租其實經過盤算,還分享店面估值的計算公式,另不少網友驚訝發現,原來房東評估的依據竟然不是參考實價登錄、鄰居開價,而是有自己一套規則,一旦發現資產縮水通常毫不猶豫漲租,甚至寧可放著空租。
民眾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發文表示,常見某些店家明明租不出去,但卻死活不肯降租,甚至租約到期立刻喊漲,令人懷疑是什麼心態使然,或許以為房東只是在硬撐,卻忽略這是精打細算的結果。
原PO分析,由於店面不像住宅,成交頻率很低,有的店面10~20年才交易一次,意味著實價登錄對估價師「幾乎沒有參考價值」,因此銀行的估值通常不是參考隔壁開價多少、上一筆實登成交多少,而是參考一個公式,也就是「店面價值 ≒ 年租金 &pide; 無風險利率(例如定存利率2%)」。
根據原PO說法,這個公式是「收益法」的一種簡化版本,常被用來快速估算「投資型不動產」的價值,例如房東一年租金收120萬元,定存利率抓2%,那麼店面透過上述公式計算後,可能的估價為6000萬元(120萬 &pide; 0.02),倘若為了招租將租金砍到剩下60萬元,估價將瞬間掉到3000萬元,等同資產瞬間腰斬,「所以他寧願空著,也不能隨便降價出租!」
該民眾認為,房東寧可空租也不肯貿然降租金,也與抱持的心態有關,因為對他們而言降租等於承認店面的行情變差,等同承認資產縮水,更擔心影響未來出售店面的價格談判,考量層面其實更廣,並非單純貪心想賺更多,更像是一種資產價格管理策略。
文章吸引網友討論,但多數人依舊覺得房東不該貿然漲租,並且表示「為了自己玩槓桿,然後隨意漲房租,我還是覺得黑心」、「我認識不少市區知名店面的房東,大都不缺錢,心態就是管你愛租不租,我就開這個價錢。地養地,一堆養成大地主。」、「房東本來就不是靠租金過生活,就算是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賺的不是租金,賺的是房子價值借出來的資產+再投資,這篇滿滿的乾貨」、「為了自己的錢漲房租一樣黑心呀!講得那麼好聽」。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 願意降價300萬 還被砍到骨折! 屋主怒:不賣了
● 收斡旋卻不公開!他疑被「當肥羊」 房仲吐苦水:不是要黑箱
● 房價真跌了! 重災區曝光 房仲嘆:不排除繼續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