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美麗島電子報發布的最新民調數據掀起政壇熱議。根據調查結果,民進黨支持率高達37.2%,而國民黨僅有15%,兩者之間的差距超過兩倍。這份民調不僅引發資深媒體人討論,就連節目主持人與來賓們也紛紛提出各自的觀察與解讀。
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樣本數約為1000多份,雖然做了性別、年齡、地區等必要的矯正,但對於「政黨傾向」這部分難以進行修正,因為這是一項會隨時變動的因素,缺乏固定的參考依據。主持人與來賓分析指出,支持國民黨的受訪者比例異常偏低,值得深入關注。
資深媒體人朱凱翔對此民調提出質疑,認為國民黨支持者樣本僅有158人,相較於民進黨的369人,比例顯得過於懸殊。他進一步推論,這樣的結果或許顯示國民黨支持者出現「沉默效應」,不願意在民調中表態,或對國民黨的現況感到失望。
節目來賓進一步分析,美麗島民調過去十年數據顯示,類似的情形曾出現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初期,當時民進黨表態率也曾出現飆升,顯示重大國際局勢或特定社會氛圍對民調結果有顯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美麗島的民調數據呈現這樣的趨勢。節目中也提到,TVBS近日針對議員徐巧芯所做的民調,亦顯示藍營支持者的表態意願普遍偏低,與美麗島的調查結果相互印證。
來賓們指出,這樣的數據異象對國民黨而言是嚴重警訊。如果支持者持續保持觀望態度,未來的大型造勢活動與基層動員恐將受到影響。他們呼籲國民黨必須正視此問題,積極鼓舞士氣,避免支持者「躲起來」而進一步邊緣化。
總結討論,節目來賓一致認為,無論民調數字是否完全精準,都反映出當前政治氛圍的變化。國民黨若無法有效重振旗鼓,民眾黨與民進黨有可能進一步鞏固各自的支持基礎,藍營面臨的挑戰遠比想像中更為嚴峻。